在4月15日的环博会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一款黑臭水体治理利器——恒通环境排口溯源机器人。
排口溯源机器人
4月15-17日,“亚洲环保旗舰盛会”第20届中国环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众多环保装备精彩亮相。在4月15日的环博会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一款黑臭水体治理利器——恒通环境排口溯源机器人。它有望从排口这一“关键”入手,破解黑臭水体的治理难题。
据悉,这款国内自主研发的排口溯源机器人是针对黑臭水体治理中排放口污染源隐蔽、雨污混接、管道破损等复杂工况设计的,其电路系统、软件系统均由恒通环境独立开发,拥有数项专利。该排口溯源机器人采用无线与有线相结合的控制系统,能够在地下排水管网、城市暗河暗渠中带水作业。根据实际工况,它可以搭载船型或履带型底盘,实现管网有水、无水全通过作业,自由穿梭于城市带水运行的管网、暗河,执行管网巡检、排口溯源等任务。它高度集成,能够加装各种功能模块,如:水下声呐检测模块、有害气体检测模块、管网三维激光扫描模块等,并且能够对管网各类型缺陷、非法污染源实现精准定位,利用3D声呐系统进行管底与河道的淤泥沉积分析,再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将信息传输到后台,形成检测报告,实现对排水管网、排口数据的全方位采集与分析。发布会上,排口溯源机器人的全地形作业能力引得参观者称赞。
据悉,该款排口溯源机器人于2018年研发成功,随后被试用于西安市长安区、深圳市光明区、深圳市宝安区等地的地下河渠、管网普查检测项目中。
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刘许童在发布会上介绍说:“排水管网的普查溯源,是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前提。”2016年发布的《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就提出“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明确了管网“控源截污”是治理黑臭水体的核心措施。在黑臭水体整治的关键技术中,管网普查溯源重要性凸显。
通过排口溯源机器人对市政排水管网进行深度调查,可以及时发现管网存在淤堵、破损、混接乱接、不均匀沉降等“病灶”。正是这些问题管网,诱发了黑臭水体、地下水污染、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等诸多问题。通过排口溯源机器人掌握排水管道的分布、结构及健康状况,摸清排水管网对河道污染的影响,并将普查数据汇总、分析,建立综合的数据库,绘制“排水管网一张图”,有助于排水管网的科学运维管理,并有望从排口这一“关键”入手破解黑臭水体的治理难题。
摘编:经济参考网
本文网址: